|
|
|
镇江市太极拳运动协会
联系人:张志毅
联系电话:13052904567
QQ: 972194594
邮箱:972194594@qq.com
地址:江苏省镇江市解放路146号5楼
|
![](../images/ness.jpg) |
|
|
|
|
武术一代宗师王永年 |
|
|
![](../Images/space.gif) |
更新时间:2016-03-11 22:27:40 |
|
王永年(1893年11月7日——1973年9月18日),河北邯郸峰峰县人,毕生献身于武术事业,他博学多艺对镇江武术事业的发展胡着很大的影响,数十年来亲传亲授,为弘扬中华武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王永年1973年去世,今年是他老人家诞辰100周年,为纪念他的往事和对镇江武术事业作出的杰出贡献,使武术界人士永远缅怀于他并对王永年一生进一步了解,仅尽有关资料对一代客运量传略于下,表示怀念之情。 王永年自幼好武,习家传少林武功,深有建树,为弘扬光大中华武术,专程赴任丘县莫州镇,拜武术名师黄柏年,被江湖武林公推为“飞掌”的黄柏年曾得形意八卦大师“单刀李存义”真传,王永年拜入黄柏年门下为第七个入室弟子,长期勤专苦练,深得黄氏形意拳法真髓,成为黄氏门下四大弟子之一——八卦叶跃堂、太极褚桂亭、轻功陈阳纯、形意王永年。 1912年王永年随师到天津“中华武士会”得受祖师单刀李存义的专门指点教诲,悟性加勤奋,一身武功更加精湛。精通“形意拳法”、“八卦龙形针”及“春秋大刀”,并形成自己独特风格,深受武林推崇和敬重。 1916年被北伐军队黄营长慕名聘为警卫,随部队转战南北,屡建功勋。1925年受革命影响,经友人介绍到安源煤矿为广大工友传授武术,强身健体,自卫防身,保家保国。1928年应师招参加上海淞江打擂,王永年凭着过硬的技艺,一路过关斩将,节节取胜,击倒各路高手,王永年的形意拳法,内藏心意,形神统一,迈步如行犁,落地如生根,出手如钢锉,落手如钩竿。交手之际,刚在先,刚则不僵;柔在后,柔而不软。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上法上身,手脚齐到,一发即至,一寸为先,猝然一击,动作快速完整,令对手防不胜防。 在最后的决赛中以形意拳法中的“狸猫倒上树”之应手绝招战胜强劲对手“铁掌马”,摘取“第一”桂冠。后随师在上海市“尚武进德会”做形意教练,1929年恩师黄柏年赴南京“中央国术馆”任教,王永年随师同往,对武当门的形意、八卦主、太极进行了进一步系统的学习,并得到师叔傅剑秋的精心教导,武艺更精进一层。 1932年武术大师黄柏年带“黄门四绝”来到镇江,当时八卦叶跃堂到省警卫大队任武术教官,太极褚桂亭到省保安处任武术教官,轻功陈阳纯到中央国术馆淮阴分馆任教官,形意王永年任镇江消防队警长兼武术教官,黄柏年本人则到省保安司令部任武术教官。从此王永年开始独树旗帜,自谋生活。 1936年武术大师傅剑秋到镇江特将其武当山所学武当拳械及毕生武术精髓传授于王永年,使王永年武当内家拳械更加精湛。抗日战争爆发后来1939年,王永年避难到苏北淮阴东乡,为了生活传授当地农民武术,因影响范围很广,被李首为89军聘为参谋处武术教官,并随部队调防上海清浦、朱家阁、崇明等地培养了一批武术人才。 1948年回镇江,在镇江商团操场公开收徒,新中国成立后被镇江市体育场市西分场(即商团操场)聘用,并兼市工人疗养院武术老师传授太极拳。1952年“苏南行署武术比赛”在无锡举行,王永年代表镇江地区参赛,他参赛的“形意杂式手捶”、“双手带进枪”,都荣获第一名。1957年体育场减编人员,王永年回老家河北邯郸务农授拳。1962年应镇江武林人士邀请回镇专职授拳为业,许多武林高手,成名拳师均拜入王门。培养出了吴正祥、周生洪、张耀宗及已故蒋德成等现代知名武师,门墙膝下有杨麒麟、周鑫文、赵玉林、黄宏元、蒋德成、徐贤德、刘世海、刘世泉、秦贵宝、徐万章、唐金宝、周生洪、张耀宗“十三太保”以及学生何鉴臣、马良元、李顺海、赵元琪等均为镇江知名武师,可谓门徒众广,桃李满园。 王永年是镇江形意、八卦、太极等,少林武当拳械的重要传人,一代名师,是镇江武术的开拓者之一,是镇江武术界一代宗师,他将毕生精力,平生所学全部献给了镇江的武术事业,镇江武术界鉴于名师王永年的崇敬,发起成立“王永年武术研究会”,也是对他最好的纪念,使王氏武术永存我们武术同行心目中,并将后继有人发扬光大,也使一代宗师笑慰九泉。 |
|
|
|